
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资料图)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1日讯 (记者倪伟龄) 手机可以在1米之内隔空充电,不需要充电器就能完成充电过程。这不是科幻小说,在不久的将来也许就能在你身边得到应用。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透露的最新科研成果。
王校长告诉记者,哈工大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经过科技攻关,研究出利用磁铁为设备充电的技术,充分利用了磁共振在充电器与设备之间的空气传输电荷,线圈和电容器则在充电器与设备之间形成共振,实现电能高效传输的技术。手机隔空充电只是这项技术应用的一个小的方面。这项技术还可应用于家庭,未来只需要在家中建立一个现代化橱柜即安装一个小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所有的家用电器都可以实现无线用电,通过实验研究表明,磁共振产生的磁场不会对人体有辐射。目前,这项成果已经开展了市场化研究,在不久的将来有望走入百姓家中。
“虽然我们这些年科技成果转化率逐年提高,但是我们和世界先进国家比还有很大差距。”王树国校长建议,国家应该重视基础科学研究,不能急功近利。很多科研成果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做前期研究的,只有研究积累到一定程度才可能有科研成果。国家必须要在政策和资金上对基础科学研究予以支持。同时,对那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企业要予以税收、政策等多方面的倾斜。
代表小资料:
王树国,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男,汉族,1958年10月生,河北献县人,1973年6月参加工作,1976年11月入党,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第十届、十一届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